世預賽,伊下課能否解圍?中國足球需降期待,直面現(xiàn)實。
- 發(fā)布于:2025-03-26 03:53:00
- 來源:24直播網(wǎng)
關于中國足球的輿論,似乎總是伴隨著一種起伏不定的情緒波動。這種情緒的起伏就如同伊萬科維奇在足球界的名聲一樣多變。在十八強賽中,伊萬科維奇帶領的隊伍遭遇了開局的三連敗,這讓他被貼上了“老騙子”的標簽。然而,隨后隊伍連勝印尼和巴林,他又被眾人捧為“老神仙”。然而,當面對日本、沙特、澳大利亞的比賽時再次遭遇三連敗,他又被冠以“老混子”、“老糊涂”等稱號,甚至“伊萬何時下課”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然而,0比2不敵澳大利亞隊的結果并不意味著是致命的錯誤。當晚印尼隊主場以1比0戰(zhàn)勝巴林隊,中國隊與澳大利亞隊的比賽結果對出線大局并無決定性影響。要想躋身小組前四晉級附加賽,中國隊必須在接下來的兩場對陣印尼和巴林的比賽中獲得全勝。此時討論換帥似乎是一個可笑的議題。因為頻繁換帥只是將新任教練置于與隊員之間互相陌生的困境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建立默契。
雖然這場失利令中國隊失去了直接進入2026年世界杯的機會,但這個目標從來就不應該只是中國隊追求的終點。以他們的實力去競爭世界杯無異于一場夢想?;仡櫨艂€月前,中國隊是依靠新加坡守門員意外出色的表現(xiàn)才勉強戰(zhàn)勝泰國隊,進入十八強賽的。當初分組抽簽時,樂觀派也只是期待能躋身小組第四參加附加賽而已。從何時起,球迷們開始期待直通世界杯了呢?或許是連續(xù)戰(zhàn)勝印尼、巴林兩場比賽給人帶來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這兩場比賽的勝利同樣充滿了運氣成分,很難說是真正體現(xiàn)了球隊的實力。
中國足球或許正在艱難地向上攀爬,但目前仍然處于低谷之中。單靠引進塞爾吉尼奧、培養(yǎng)王鈺棟等球員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們如同杯水車薪,無法徹底改變現(xiàn)狀。十八強賽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隊的現(xiàn)實狀況。盡管在某些比賽中如兩次對陣沙特的上半場、這次對澳大利亞的下半場等片段中能夠打出精彩的比賽內容,但足球比賽需要的是整個過程的穩(wěn)定發(fā)揮而非短暫的片段精彩。中國隊在強度的比賽中缺乏穩(wěn)定性,這正體現(xiàn)了整體實力的不足。
在當今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里,我們更不能孤立地看待足球比賽的每一個片段。將比賽割裂成片段解讀只會加劇我們對比賽的誤解。例如塞爾吉尼奧雖然有威脅性的射門,但他并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整場比賽中他觸球次數(shù)有限,這正是因為他的身后沒有足夠的輸送者支持他。王鈺棟在中場中路的一次穿襠過人確實展現(xiàn)了他在國足中罕見的突擊能力,但在更高級別的成年國際賽中他的表現(xiàn)卻不如在U20亞洲杯時高效。兩個失球都是由于中國隊員的低級失誤造成的,這看似可以避免但卻不是唯一的錯誤。即使躲過了一次失誤還可能再有下一次出現(xiàn)。
在如此的輿論環(huán)境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伊萬科維奇或犯錯球員的批評并不會改變中國足球的真正現(xiàn)狀。我們仍處于新老交替的尷尬時期中缺少高水平的年輕人才培養(yǎng)和有效的整體策略因此我們應該放低期待減少失望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以血戰(zhàn)到底的勇氣面對現(xiàn)實無論最后兩輪十八強賽的結果如何戰(zhàn)斗到底是中國隊唯一的目標所謂“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正是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