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投籃效率差,進攻效率卻居中游,何因?何玄機?
- 發(fā)布于:2024-11-22 01:29:00
- 來源:24直播網
上賽季,火箭隊以其堅實的防守而聞名,常常位列聯盟防守效率的前十名之內。然而,他們的進攻卻顯得相對薄弱,屢次位列全聯盟倒數前10。在關鍵的比賽階段,往往缺乏能夠站出來得分的核心球員,這導致火箭隊時常陷入得分荒的困境。
本賽季,火箭隊依然保持了守強攻弱的特質,但與上賽季相比,他們在攻防兩端都有所進步。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本賽季火箭隊的防守效率達到了105.2,躍居全聯盟第三名,顯示出他們防守實力的明顯提升。盡管如此,他們的進攻效率也達到了113.2,位列全聯盟第13位,這表明火箭隊在進攻端也有所進步。
這種進步并非易事。盡管火箭隊的投籃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并不出眾,分別位列全聯盟第23和第28,但他們依然能夠通過其他方式提高進攻效率。其中,攻守轉換、二次進攻以及籃下得分比重和效率高成為了火箭隊進攻的秘訣。
本賽季,火箭隊的常規(guī)進攻并不總是順利。首發(fā)陣容中的球員時常會有表現不佳的時候,由于球員的打法和定位各不相同,導致球隊在進攻端的容錯率較大。然而,盡管如此,球隊依然能夠找到得分的方法。
杰倫·格林作為火箭隊場均得分最高的球員,雖然投籃和三分命中率并不算高,但他能夠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承擔起球權和得分重任。他的神鬼莫測的表現讓對手難以捉摸。盡管他的表現并不總是穩(wěn)定的,但總會有其他球員在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申京是火箭隊得分穩(wěn)定性最高的球員,盡管在防守端有時會受到對手的制裁,但在進攻端他能夠保持下限,成為球隊關鍵時刻最穩(wěn)定的得分點。
小賈巴里、狄龍、范弗利特等球員作為3D球員的起點,他們各自具備不同的進攻技巧,能夠承擔起三分投射和進攻發(fā)起的任務。而阿門和伊森這樣的活力型球員則通過搶斷后的攻守轉換和前場籃板的二次進攻為球隊貢獻得分。
其他球員如蘭代爾、謝潑德、惠特摩爾等雖然有時表現不夠穩(wěn)定,但他們的中遠投和投射能力仍然為球隊的進攻提供了支持。即使他們本賽季的準星不佳,但他們的存在仍然為球隊帶來了多樣化的進攻選擇。
火箭隊的球員雖然頭部球星的進攻實力不夠強大和穩(wěn)定,但是他們擁有眾多具有進攻威脅的球員。這使得對方的防守變得困難,因為很難確定應該重點防守哪位球員。這也使得當某些核心球員狀態(tài)不佳時,烏度卡教練可以選擇其他球員來接替他們的角色,對球隊的整體影響并不大。
當火箭隊在陣地戰(zhàn)中遇到困難時,烏度卡教練會換上阿門和伊森這樣的活力型球員來加快比賽節(jié)奏。通過不斷的攻守轉換和二次進攻,火箭隊能夠重新找回得分的感覺。當對方控制好失誤并展現出出色的鋒線和內線體型時,火箭隊則會利用申京在低位單打的能力來制造機會。同時,外線的一群射手中總會有手感出色的球員站出來,確保了火箭隊在進攻端的延續(xù)性。
盡管火箭隊的投籃和三分命中率并不算高,但得益于他們深厚的角色球員厚度和相對接近的實力水平,一兩位球員的狀態(tài)不佳對球隊的整體影響相對較小。這使得火箭隊能夠在進攻端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并取得不錯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