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高薪,CBA薪水調整,胡周成贏家,郭艾倫幸運!
- 發(fā)布于:2025-02-11 00:35:00
- 來源:24直播網(wǎng)
最近關于CBA降薪的議題受到了廣大球迷與媒體的高度關注。此項決定無疑使國內球員的生存環(huán)境更加嚴苛,這一變動的影響也顯得愈發(fā)明顯。在最近的官方工作會上,20家CBA球隊達成了一致共識,決定下賽季的球員頂薪工資最高額度將由原先的每年600萬大幅下降至400萬。雖然這一改動不會影響到已經(jīng)簽約的球員,但對于未來希望獲取新合同的球員而言,這無疑是一大打擊。
這個改變背后,其實是CBA聯(lián)賽一系列改革的縮影。本賽季CBA格局出現(xiàn)了顯著的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外援政策的改變。從四節(jié)4人次到四節(jié)7人次的調整,使得比賽更加精彩紛呈。這一變革始于2020年的疫情期間,當時CBA的收入銳減,外援的尋找變得困難。同時,為了給國內球員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這一政策應運而生。
然而,這種外援政策的調整也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除了幾支處于末位的球隊享有特批待遇外,其他隊伍在比賽中場上的外援數(shù)量被限制為一個。這導致了一些球隊雖然引進了多名外援,但往往他們并沒有機會在場上同時出現(xiàn),而是進行一對一的輪換。這樣的現(xiàn)象既熟悉又陌生,隊友之間的關系也因此變得獨特。
與此同時,盡管國內球員的出場機會有所增加,但他們的技術水平卻并未見顯著提高。長期來看,這實際上對國家隊的水平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CBA重新開放外援政策也并非無理之舉。
當前面臨的一個更大問題是外援的工資水平。相較于國內球員的高薪,一些球隊用相對較低的外援工資——如30萬、50萬美元——找到了能力出色的球員,折合成人民幣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昂貴。與此相對照的,是原本設定的規(guī)則中本土頂薪球員的薪資高達每年600萬。
隨著頂薪額度的下調,未來最好的球員也只能拿到每年最高400萬的薪資。這一變化對于即將在2024年簽訂新頂薪合同的球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將能夠獲得比降薪后更高的薪資。像廣東隊的胡明軒、北京隊的周琦以及廣廈的孫銘徽等球員,都在新合同中獲得了長遠的利益。
特別是胡明軒的情況,作為廣東隊自家培養(yǎng)的球員,他不僅順利續(xù)約,還拿到了大合同。周琦在北京隊的加盟也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而廣廈隊在處理續(xù)約問題時顯得更為聰明,他們針對不同球員的情況進行了差異化的年限處理,確保了資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還有一些球員如北控隊的鄒雨宸、遼籃的付豪等也都在新合同中獲得了不錯的待遇。像郭艾倫這樣的球員雖然轉會到了廣州隊,但他依然保持著靈活的合同年限,這既保證了他的工資收入,也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其他商業(yè)活動。
總的來說,CBA的這一系列改革雖然給球員帶來了挑戰(zhàn),但也為聯(lián)賽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國內球員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在CBA乃至國際賽場上展現(xiàn)出他們的實力。
![](/static/picture/wbk_white.png)